查看原文
其他

五十年来中国高校的考评方式:0次学术考评是否最佳?

饶议科学 2021-07-08

回顾历史事实,比较哪种考评方式更好,或者没有考评更好。

从1970年至今,中国高校存在过的考评方式主要可以归为三种。

第一种是1970年代上旬,完全没有学术考评。

      那时,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员的大多数(绝大多数)上班清茶一杯、报纸两张(大张的“日报”和小张的“消息”)。

      如果希望没有学术压力,这是最没有压力、“轻松暇意”的时代。  当然,收入也可以很多年不变。

第二种是2000年初期的每年考评。每年的奖金与当年全学院论文相关。个人奖金也与当年论文、专利数量有关。

第三种是预聘制。成为助理教授(六年后)有一次关键考评(不能晋升副教授就被解聘),几年后还有一次次要的晋升正教授考评。

如果火星人来听今天海内外关心中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的华人公开意见,特别是写下来匿名发表的意见,看见的是群情激愤,猛烈猛烈抨击第三种。

甚至,出现了高度赞扬第一种的意见,一旦入职就定终身,有保障,才没有浮躁之气。而指责六年一次关键评审是“斗兽场”。

持这类意见的人,有没有想过,如果按减压为目的,有保障的不浮躁的教师会不会还妒忌以前不用考试学生?他们听起来更“轻松暇意”。

预聘制的高校教师,有解聘后果的考评现在只有一次,如果减少,就是0次。

大学生是否也应该一旦入学就不用考试?中学生小学生何必考试?

全国各行各业,考评带来多少压力?应该退回入职之后大家都可以清茶一杯不用努力的时代?

如果理智告诉我们,六年一次关键考评的预聘制最佳,我们就应该首先承认这是最佳体制,而讨论如何考评、考评什么更合理。

掏心掏肺vs开颅露脑,哪个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